目送经典名句(75条)

时间:2023-11-21 16:18:57 说说大全

目送经典语录摘抄

1、《目送》经典名句

(1)、(86):我看见一个文风郁郁的江南所培养的才子,我看见一个只有大动荡大乱世才孕育得出来的打不倒的斗士,我看见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当代典型-他的背脊直,他的眼光远,他的胸襟大,他的感情深重而执着,因为他相信,真的相信:士,不可以不弘毅。我看见的是一个高大光明的人格。-最后的下午茶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2)、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,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:你跌倒时,怎么跌得有尊严;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,怎么清洗伤口、怎么包扎;你一头栽下时,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,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;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,怎么收拾?

(3)、(13):幸福就是,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。幸福就是,寻常的人儿依旧。幸福就是,早上挥手说“再见”的人,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,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,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4)、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

(5)、小小的手,圈在爸爸的、妈妈的手心里,怯怯的眼神,打量着周遭,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,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:一件事情的毕业,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。

(6)、铃声一响,顿时人影错杂,奔向不同方向,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,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——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,你仍然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。

(7)、(111):如果在我们十二岁那年,有人跟我偶们这样上课,会怎么样?当然,没有一个老师,会对十二岁的孩子们这样说话。因为,这,哪能做人生的“座右铭”呢?-1964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8)、(60):家不是一个地方,而是一段时光。《目送》

(9)、我渐渐地了解到,所谓父母子女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今生今世你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,不必追。

(10)、(68):他好像在听一个不可及的梦想,又仿佛在夜行暗路上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,轻轻呼唤自己的名字,带点不可思议的向往与情怯:是啊,太湖边,柳树下,线装书......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11)、(65):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,才能不被权力腐化;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,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12)、(43):对时间的无言,对生命的目送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13)、(49):“所有其他的人,会经历结婚、生育、工作、退休,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,在小小的期待、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,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‘懂’,做最后的转身离开。”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14)、有些事,只能一个人做。有些关,只能一个人过。有些路啊,只能一个人走。

(15)、句子:母亲,是个最高档的全职、全方位CEO,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。

(16)、(18):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17)、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,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。

(18)、面对路途的疲惫,心神的劳累,坚强的她逐渐领悟到许一个人走的路。龙应台,著名作家,也是一名普通的母亲。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,也写下一部部人生的经典。

(19)、(105):歌声像一条柔软丝带,伸进黑洞里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记忆;群众跟着音乐打拍,和着歌曲哼唱,哼唱时陶醉,鼓掌时动容,但没有尖叫跳跃,也没有激情拥挤,这,是四五十岁的一代人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20)、认真的阅读,可以让心情平静,而且书籍里暗藏着很大的乐趣,当遇到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时,会发现心情是愉悦的,而且每一本书里都有着很大的智慧,阅读过的书籍都会是女孩社交中的资本。

2、目送经典名句

(1)、在生活中,我们为一些看似重要的事情,忽略了太多。

(2)、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;沙鸥翔集,锦鳞游泳;岸芷汀兰,郁郁青青。而或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跃金,静影沉璧,渔歌互答,此乐何极!

(3)、这一切,都是龙应台这支中华的健笔、这位龙家的孝女,奉送给自己父母的浓浓的“慈”。

(4)、漠漠轻寒上小楼,晓阴无赖似穷秋,淡烟流水画屏幽。

(5)、(46):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?我们会不会,像风中转蓬一样,各自滚向渺茫,相忘于人生的荒漠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6)、碧绿的春水,比天空还要明净,躺在游船画舫之中,和着雨声入睡,又是何等之美,何等空灵。“垆边人似月,皓腕凝霜雪”,则把女子的光鲜、明媚、冰清玉洁的气质都描写了出来。

(7)、(76):我想有一个家,家前有土,土上可种植丝瓜,丝瓜可沿竿而爬,迎光开出巨朵黄花,花谢结果,累累棚上。我就坐在那黄泥土地上,看丝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,慢看…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8)、(84):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,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。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,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。那么,有没有什么,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,现在却信了呢?相信与不相信之前,令人沉吟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9)、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,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。

(10)、从哪里来,往哪里去,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,如月光泻地。

(11)、(62):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,薄弱,混沌,而且,一扯就会断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12)、把月夜江面的明澈如镜、温和静谧都写了出来。

(13)、(107):有时候,时代太残酷了,你闭上眼,不忍注视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14)、明日以及明日的明日都要明白。曲终人散后不是寂寞,是高调淡出,低调酝酿。谁都可以大声唱出:不是所有感情都会有始有终,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。

(15)、 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,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。

(16)、诗里的意象,如“玉阶、白露、罗袜、水晶帘、秋月”都是偏冷色调,

(17)、能够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上等候一辆来自机场的巴士,里头载着自己十七岁的孩子,挺幸福。

(18)、 你能想象比‘被物质撑得过饱后的漠然’更贫乏的存在状态吗? (其实我也很想被物质撑饱啊---这是我说的,非龙先生所说,呵呵)

(19)、还是《散步》里面写到的彻夜不眠之后帮妈妈穿上最暖和的衣服、围上围巾后牵着妈妈的手进行的那场有犬吠声相伴的凌晨散步,《走路》里面所写的历尽艰难、最后以一句句爸爸熟悉的古诗作牵引,让老爸终于从终日枯坐的沙发里站起了身子、迈开了如学步的幼儿一样的艰难步伐。

(20)、我们这一代人,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,前后拉得很长。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,或相濡以沫,或怒目相视。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,或迟疑徘徊,或漠然而果决。前后虽隔数里,声气婉转相通,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。

3、目送 经典语录

(1)、(92):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。一个人走路,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。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2)、(83):人对自然、对生命过度地暴虐、亵渎之后,他究竟还有什么依靠呢?如果勇敢领袖们的心里深埋着仇恨和野心的地雷,敏感的阿拉伯芥又救得了几个我们疼爱的孩子呢?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3)、耐不住寂寞的恋爱最后都会以失败收场,一旦失恋多了,就会失去爱的能力。

(4)、(79):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,但是家可以更寒冷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5)、读完《目送》一书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《背影》,虽然形式内容都有差别,但是它所表达的意义都是一样的,同样都是父母和孩子的情感关系,不过不同的是《背影》是儿子看到父亲背影所发出的感慨,这样的作品也其实我们要感恩自己的父母,善待亲人。

(6)、所谓了解,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,痛在哪里。

(7)、路过一场草地上的婚礼。白色的帐篷一簇一簇搭在绿色的草坪上,海风习习,明月当空,凤凰木的细叶在夜空里飘散,像落花微微。几百个宾客坐在月光里,乐队正吹着欢愉的小喇叭。

(8)、(132):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,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9)、如果抬头是仰望幸福的姿势,那我一定是仰望的角度不够精确!

(10)、13然而在狱中等待死亡的戈林,对人民与领袖之间的权利从属关系,说过这样一番深刻的话:一般人当然都不愿意有战争,不论是俄罗斯、英国、美国,或是德国。那是当然。但是,做决定的总是真挚领袖,把人民拖着走是个简单不过的事,不管是民主还是法西斯专政,不管是议会制度还是共产独裁。不管有没有声音,人民是很容易被领袖使唤的,实在太容易了,你只要告诉他们外面有敌人威胁,然后把反对战争的人全打为“不爱国”或说他们使我国陷于危机了,就行了。这一招,可是在哪个国家都一样啊。

(11)、幸福就是,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。幸福就是,寻常的人儿依旧。幸福就是,早上挥手说“再见”的人,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,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,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。

(12)、 爱情能持久多半是因为两人有一种“互利”的基础.

(13)、(123):虽说是兵荒马乱。他们有的是青春力气,火车再怎么高,它们爬得上去,人群在怎么挤。他们站的起来,就是只有一只脚站着踏板,一只手抓着铁杆,半个身子吊在火车外面像风筝就要断线,还能闻到那风里有香茅草的清酸甜美,还能看见土地大地绵延不尽。令人想迎风高唱“山河壮丽”-五百里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14)、(16):时光,是停留还是不停留?记忆,是长的还是短的?一条河里的水,是新的还是旧的?每一片繁花似锦,轮回过几次?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15)、写怨妇词,却把境界写得如此清空夐远,屈指可数。

(16)、同名主打篇《目送》,给我的感受最深。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,第一段作为母亲,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、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,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,一次次目送他成长。第二段,龙应台作为女儿,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,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: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,直到有一天,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……所以她说: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告诉你,不必追。”

(17)、如果在我们十二岁那年,有人跟我偶们这样上课,会怎么样?

(18)、现在自己已为人母,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,更加懂得父母对孩子的爱,那是伟大的爱,无私的爱,不计回报的爱。记得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,背着小书包送进教室,总忍不住从窗户往里望几眼,想看看他在干什么,适不适应新环境,幼儿园里好不好。渐渐的他长大了,他适应了幼儿园生活,送他到学校他会毫不回头的就走进去了,但是我还在张望着他的身影,目送他进学校,直到看不到他。现在儿子已经成为了一名小学生,有时候作业的时候会控制不住跟他发脾气,想想能陪伴孩子的时刻就现在这几年,所以一定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,多抽出时间陪他们,一起看书,一起玩耍,一起旅行等等,到他们独立,到他们长大。

(19)、4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:君子之交,其淡如水,执象而求,咫尺千里,。问余何适,廓而忘言,华枝春满,天心月圆。

(20)、过往种种,以万劫不复的姿态沉沦在张起灵的眼前。——《盗墓笔记》

4、目送经典语录摘抄及感悟

(1)、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,才能不被权力腐化;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,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。

(2)、当他垂垂老时,他可以回乡了,山河仍在,春天依旧,只是父母的坟,在太深的草里,老年僵硬的膝盖,无法跪拜。乡里,已无故人。

(3)、上路吧,如果这个世界这个世纪的种种残忍和粗暴不曾吓着你,此去的路上也只有清风明月细涛拍岸了。不是渐行渐远,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:你的名字,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。

(4)、耍点小矫情,必须有大情怀配着,否则就让人觉得太是非,心累。若真是爆脾气,又不愿改,就长大本事,别人受益了,趋利避害,也会忍你。

(5)、真的是这样,有些感受只能一个人体会,有些泪只能一个人掉,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,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,有些路啊,真的只能一个人走。明白了这些,才算是真真正正成长了吧。《目送》的读后感7《目送》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,写了父亲的逝世,母亲的老去,儿子的成长单飞,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,兄弟的重逢携手……整个寒假,我虽然只读了其中二十六篇,却已经深深感动。

(6)、幸福就是,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。幸福就是,寻常的人儿依旧。幸福就是,早上挥手说“再见”的人,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,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,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。

(7)、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,一旦打开,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。

(8)、(30):妈妈是那个搭了“时光机器”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。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9)、其实一段感情里最忌讳的就是,明明有什么问题却不说,然后让问题由一个可以打开的结变成一个死结。很多人都喜欢什么问题都憋在心里不说,而让对方去猜,明明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,偏偏什么都不说而结束这段感情。有什么事就直接说,千万不要指望别人能懂你,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?

(10)、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,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。

(11)、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:“君子之交,其淡如水,执象而求,咫尺千里。问余何适,廓尔忘言,华枝春满,天心月圆。

(12)、(95):难道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?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13)、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,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,就真的明白,在这世间,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。

(14)、(4):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,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:你跌倒时,怎么跌得有尊严;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,怎么清洗伤口、怎么包扎;你一头栽下时,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,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;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,怎么收拾?--龙应台《目送》

(15)、不是渐行渐远,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;你的名字,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。

【目送经典名句(75条)】相关文章: